美國教授發現人格對外貌形成發生作用———
中國有兩句傳統的諺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是僅從外貌和長相是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但是,最近出版的一本名為《解讀面孔》的心理學譯作卻顛覆了人們這一傳統觀念。
《解讀面孔》是美國心理學家利奧波德·貝拉克博士和其助手薩姆·辛克萊爾·貝克在將近30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完成的。書中從解剖學、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人的行為、心理和社會經歷等因素是如何對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說明人的性格、人格因素對外貌形成發生作用,並從面部表情中反映出來的原理。書中介紹了一套解讀面孔的方法———劃區解讀法,著重介紹了如何運用劃區法來解讀面孔上的跡象,達到洞察內心的目的。
人的面孔是一張能夠解讀的地圖
人的表情是由皮下微小的肌肉活動決定的。事實上,正是做出面部表情的那些肌肉對上面的皮膚和下面的骨骼習慣性地牽拉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面部特徵。面孔的外形是對一個特定的人所特有的氣質、情緒和態度的一份永久的記錄———反映一個人最常見的情緒狀態。一個人最基本的內心情感或習慣性態度,例如懷疑或情緒衝動,自信或缺乏自尊,悲觀厭世或樂觀豁達,愛戀或仇恨,往往能“凝固”肌肉。這些習慣性的狀態會變成泄露內情的標記,使面孔成為一張立體地圖,幫你認識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剛剛出生的孩子是沒有社會經歷的,他們在保持先天基因的情況之下,面孔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隨著他們不斷成長,比如社會交往和與人交流逐漸增多,許多習慣動作———包括姿勢、語言和面部表情等等就會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面孔日益表現出性格,不同的生活會在不同人們的臉上顯出相應的留痕。例如,一個人在平時過多地以一種恐懼、睜大著眼的表情來看待世界的話,那麼其眼睛周圍的肌肉將逐步在表皮外留下永久的痕跡。其結果是,即使在毫無驚恐的情況下,此人也會顯露出細微的或明顯的憂懼神態。”這本書的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館員蔡曙光說。
同樣的道理,骨骼也可能成為個人性格的指示物。如果肌肉總是朝著一個方向牽拉時,它就會對與其相連的骨骼產生牽拉作用,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
貝拉克博士正是闡述了人的行為、心理和社會經歷等因素是如何對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的,說明了人的性格、人格因素是如何對面孔在後天的成型和生長過程中發生作用,並從面部表情中反映出來的原理。
比如著名政治家溫斯頓·丘吉爾。他不同時期的面孔就有很大區別,正如每一張照片所反映的那樣,他基本的人格是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化的。
- 70歲的丘吉爾:他右區的表情仍然比較緊張,持一種較為明顯的懷疑態度,但又顯得十分痛苦的樣子。
- 童年丘吉爾照片:有一種潛在的溫和和逐漸變化的敏銳感,童年時期他就有著反映堅定決心的外表。
- 丘吉爾20歲的照片:性格演變成一個處在溫和與敏銳之間的過渡中的人的模樣,這表明他開始嶄露頭角。
- 30歲的丘吉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兩眼中露出沮喪,而同面孔的右區較為繃緊的眼睛和嘴相比,左眼較大,顯然更舒展些,這是在他服役期間。
面孔左半部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
貝拉克博士研究發現,人們的左半張臉和右半張臉所反映的信息並不一致,面孔的左右兩個區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心境和態度。如果將一個人的面部照片從中間分開,把面孔的右半部和左半部重新合成新照片,就會發現,大部分人的面孔絕不是對稱的,並在事實上常常存在明顯的不同,更為重要的是,當分離的部分合並成左對左、右對右的兩張照片面孔時,新合成的這些照片會顯示出具有鮮明對照、性格各異特點的兩個人。
而且,大多數面孔的右半部常常顯出比較愉快、敏感、脆弱或坦率的表情,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個人內心存在的隱晦、嚴厲、冷酷或抑鬱等方面的性格。
左半部可能顯示更基本的氣質。這意味著,如果某人的左半部面孔顯出是活潑的,而右半部卻是冷酷的,那麼此人原先很可能是性格開朗的,也許隻是在后來的生活中面對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經歷,其面容才逐漸變得冷酷和憤怒起來。
為什麼這麼分析?心理學研究早已証明,人的右腦更多地是承擔具有像直覺、創造力和接受完整印象的功能,而且與內在的情感和知覺有聯繫,是產生人的潛意識的地方﹔而左腦則更多地涉及到邏輯思維,如語言、處理數字和抽象能力等。大腦的右半球對身體的左半部有著更大的影響,大腦的左半球對身體的右半部有著更大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出,內在的情緒、比較深層的情感發源於右腦,更容易從面孔的左半部表現出來﹔而那種經過更多控制的或有意識做出的反應,即一種有禮貌的社會面具可能來源於注重現實的左腦,而更多地從面孔的右半部表現出來。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